2009年4月30日星期四

元朗仔研發晶片年賺逾億

【明報專訊】生於斯長於斯的「元朗仔」鄭灼榮是首批獲港府邀請回流的海外工程師,SARS 期間落戶科學園,主打研發通用IC晶片,實踐父親當年要他「去外國學先進的東西帶回香港」的叮囑。2003年因投資者擔心「hi-tech揩嘢」而遇上集資困難,但其公司至今每年純利已達逾億元,每年生意額更以3至4倍飈升。

SARS期間矽谷 回流

IC(集成電路)可廣泛應用於數碼相架、汽車音響、MP3播放器、SD Card、USB硬碟和家庭電器等電子產品,以IC作主打的卓榮集成電路科技(AppoTech)總裁鄭灼榮,在2003年香港正值SARS肆虐之時,隻身以「一張經濟客位機票包起一架機」,從美國 矽谷回流,「見到香港環境時好感慨,有種使命感回來『做啲嘢』」,這「元朗土著」在03年6月正式落戶科學園。

1983年從香港大學 機械工程系轉到美國攻讀電子工程及電腦科學雙學位,鄭灼榮畢業後在當地成立多家公司,創業經驗豐富,回流後卻面對集資大難題,「認同高科技的香港人不多」,尋找投資者的過程,就聽過這樣的說話:「不如等你有產品、有錢賺再談吧!」鄭灼榮說,IC的毛利高達九成,只要有產品推出即豬籠入水,已毋須對方投資。

毛利達九成 集資曾遇困難

他向創新科技署 和科學園貸款獲得一半資金,成功集資400萬元生產第一片IC,賺取了在港的第一桶金,公司於3年後開始賺錢,去年生意額高達5億元,純利超過1億元,客戶數目最少有200多個,約七成來自內地。

前特首董建華 提出推動創新科技,並以集成電路設計作為四大領域之一,如今特首曾蔭權 重提發展創新科技為六大產業之一,鄭灼榮以笑回應說:「當年留下的是種子。」他不諱言,人才是香港科研發展的一大阻礙,原因是社會對工程師的尊重不及內地和台灣 ,「至少香港人不會看高工程師」,造成大學工程系未能招攬最佳學生。

明報記者 馮樂琳

沒有留言: